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每到这个时节,我不禁会想起那个在校园里与我共度清明的他。那时,我们还是高中的学子,清明不仅是祭奠先人的日子,也是我们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。
记得那天,天空中飘着细雨,校园里的柳树随风轻轻摇曳,如同我们的青春,充满了生机与不确定性。我站在教室外的走廊上,望着细雨中的校园,思绪万千。这时,他走了过来,手里拿着两把伞。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我们出去走走吧。”他提议道,眼神中闪烁着对未知的渴望。我点了点头,我们便一同踏上了这场清明的旅程。
我们漫步在校园的林荫小道上,他忽然停下脚步,指向远处的一片花丛,“看,那花开得正艳,我们去看看吧。”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,只见花丛中点缀着几点斑斓,如同我们的青春,即使在哀愁的清明时节,也依然绽放着生命的活力。
我们走近花丛,他蹲下身子,小心翼翼地触摸着花瓣,轻声说道:“花有重开日,人无再少年。我们的高中生活,也要像这花儿一样,尽情地绽放。”我心中一动,是啊,青春如此短暂,我们应当珍惜。
我们继续前行,来到了校园的一角,那里有一片竹林。竹子挺拔而立,随风发出沙沙的响声,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。他忽然转身,对着我笑着说:“古人云‘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’,竹子的坚韧不拔,正是我们应当学习的。”
我听后,心中涌起一股敬意,对他的这番话深有感触。我们立于竹林之前,仿佛感受到了先人的智慧,也坚定了我们前行的决心。
天色渐晚,雨也停了。我们并肩走室,一路上,我们谈论着对未来的憧憬,也分享着对过去的怀念。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那句古诗:“少年易老学难成,一寸光阴不可轻。”是啊,我们不能辜负了这大好的青春时光。
回到教室,同学们已经开始准备晚自习,而我们却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。那一天,我们没有去扫墓,但心中却种下了对生命深深的敬意和对未来的执着追求。
清明,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,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,一段记忆的珍藏。在那个清明,我与他共同经历了一次心灵的对话,那是一段永远铭记于心的岁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