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游客

清明时节忆河津——小学生的传统印记

游客 2025-04-10 16
清明时节忆河津——小学生的传统印记摘要: 清明节,是春天的精灵,用它那湿润的手指轻轻翻过岁月的篇章,带来了一片生机盎然。在这个充满古风古韵的节日里,我踏上了故乡河津的土地,带着对先人的敬意,也带着对童年的回忆。奶奶总是...

清明节,是春天的精灵,用它那湿润的手指轻轻翻过岁月的篇章,带来了一片生机盎然。在这个充满古风古韵的节日里,我踏上了故乡河津的土地,带着对先人的敬意,也带着对童年的回忆。

奶奶总是说,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,但今年的天格外的晴朗,像是特地为我揭开那层旧日的面纱。记得小时候,爷爷总是带着我一起去踏青,他那句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总是让我铭记在心。爷爷的步伐总是那么稳健,即使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沟壑,他的眼睛里依旧闪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。

“小宝,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在清明节祭祖吗?”爷爷一边走一边问。

我摇摇头,心里满是好奇。

“古人云‘追思先人,不忘本’,我们祭祖是为了记住自己的根,记住那些曾经给予我们生命和关爱的人。”爷爷语重心长地说。

清明时节忆河津——小学生的传统印记

我点了点头,似懂非懂,但我知道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。

到了墓地,爷爷开始准备祭品,他那双手虽然布满了岁月的痕迹,但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庄重与敬意。我帮忙摆上了爷爷准备的香烛和花束,墓地顿时被点缀得肃穆而又温馨。爷爷点燃了香,一丝丝青烟袅袅上升,好像把我们的思念带到了天际。

“爷爷,我们现在做的这些,是不是就是‘清明时节雨纷纷’里的‘路上行人欲断魂’呢?”我好奇地问。

爷爷笑了,摸了摸我的头,“你说得不错,这诗里的行人就是我们的祖先,他们希望我们记住他们,就像这清明的雨,滋润着我们的记忆。”

那一天,我和爷爷在墓地旁种下了一棵小树,爷爷说,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”,他希望我能明白,孝顺不应等待,应该像这棵树一样,从现在就开始生长。

清明时节忆河津——小学生的传统印记

回到村里,我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,小朋友们在田野里追逐嬉戏,脸上洋溢着无邪的笑容。我想起了“童孙未解供耕织,也傍桑阴学种瓜”的乐趣,那是一种纯粹的幸福。

“小宝,你来帮我们做一个清明粑吧!”村里的小伙伴们邀请我。

我欣然答应,我们在一起捏着糯米粉,做成各种形状的粑粑,然后放到竹编的蒸笼里蒸熟。那香气四溢,就像是春天的使者,把喜悦和团圆的味道带给了每一个人。

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,它更像是一种传承,一种文化的纽带,把我们的过去和现在紧紧相连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我仿佛看到了爷爷年轻时的模样,听到了父母讲述的关于河津的往事。这些故事,如同一条条小溪,汇成了我心中对家乡的深情。

夜幕降临,我们点燃了孔明灯,看着它们缓缓升空,我的心也随之飘向了远方。爷爷说,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,无论我们身在何方,心中的那份思念和记忆永远不会改变。

清明时节忆河津——小学生的传统印记

清明节,让我懂得了感恩与记忆,让我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与亲情的力量。在这个节日里,我和家乡的小伙伴们一起,用我们的双手和心灵,种下了希望,收获了传统。河津的清明节,将成为我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之一。
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3561739510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fjqizheng.com/article-9400-1.html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