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意正浓,草长莺飞,四月的风,带着思念和缅怀,轻轻拂过每一片绿叶,每一朵花蕾。在这清明时节,人们踏青寻芳,不忘祖先,尤其在那个烟雨蒙蒙的日子,家家户户皆有上坟祭祖的传统。今日,我亦将遵循古礼,登高望远,以慰故人之魂。
一、
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,我手捧着素雅的花篮,步入蜿蜒的山径,心中默念着往昔父亲的话语,如同耳边细语,依稀可辨。
二、
山路两旁,野花烂漫,翠绿的枝条轻摇,仿佛在述说着岁月静好,而我步履匆匆,心中却有一份沉重。
三、
阳光透过树梢,斑驳陆离,洒在蜿蜒的小道上,形成一条金色的光带,我沿着这条光带,一步步走向那片青山绿水间的墓地。
四、
到了父亲的长眠之地,墓碑前已有人家先到,烟雾袅袅,纸钱化蝶飞舞,祭扫者脸上带着庄重与哀思。
五、
我取出手中的香烛,点燃后插于墓前,清烟徐徐上升,如同我的思念,飘向云端,找寻着那逝去的亲情。
六、
双手合十,我默默祈祷,愿父亲在天之灵能够感受到我内心的呼唤,得到安息。
七、
随后,我将花篮中的花朵一一摆放,它们在春日的暖阳下,显得格外鲜艳,仿佛是生命对死亡的胜利。
八、
在墓前,我轻声吟诵着那首古人云的诗:“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”
九、
接着,我以酒祭地,醇香四溢,寄托着对父亲的无限追思,愿那琼浆玉液能滋润他在另一个世界的灵魂。
十、
清明之时,祭奠先人,不仅是对生命过往的缅怀,更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,让后人记取先辈的教诲与恩情。
寒食轻烟绕翠丘,清明时节雨纷纷,我在这清明节气中,以一颗虔诚的心,完成了对父亲的祭拜。愿父安息,愿生者珍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