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,雨丝细细,万物复苏,江南水乡处处透着生机。清明节不仅是祭奠先人、踏青出游的日子,也是品尝传统美食艾糍的好时节。艾糍,这个青团子般的传统小吃,承载着浓浓的文化意蕴和家乡的味道。
我与好友小杰,都是家乡习俗的热爱者。今年清明,我们约好一起制作艾糍。清早,我们便前往郊外采摘新鲜的艾草。小杰一边采摘,一边感叹:“古人云‘清明前后,种瓜点豆’,而我们则是‘清明前后,采艾做糍’。”
回到家,我们开始了制作过程。我揉着面团,小杰则在一旁捣艾草。我对小杰说:“艾草捣得越细腻,艾糍的口感就越好。”小杰笑着回应:“是啊,这就像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,越细腻越能体会到生活的美好。”我们相视一笑,继续忙碌着。
艾糍包好后,我们放入蒸笼。待到它们蒸熟,一个个绿油油的艾糍便呈现在眼前。我拿起一个,热气腾腾,软糯清香,忍不住赞叹:“这艾糍真是‘色香味’俱全啊!”小杰也跟着拿起一个,品尝起来。他满足地说道:“真不愧是‘民以食为天’,这艾糍的味道,让人回味无穷。”
清明节的艾糍,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享受,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传递。我们决定把做好的艾糍送给邻居家的老人,让他们也感受到节日的温暖。老人接过艾糍,眼中闪烁着泪光:“你们这些孩子,真会体贴人,这艾糍的味道,让我想起了小时候。”
艾糍飘香,情谊暖人心。在这个清明节,我们不仅传承了家乡的传统,更通过亲手制作的艾糍,传递了我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关怀。这或许就是清明节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