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今年的清明节,我与好友小东一同前往郊外的祖坟,去完成一年一度的祭扫。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,洒在我们行进的路上,一如往昔,却似乎又有些不同。
“清明时节,孝子贤孙,莫忘祭扫。”我轻声对小东说道,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沉重。小东点了点头,他手中握着刚刚采摘的白菊,眼神中流露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。
我们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,一路上,柳树发新绿,桃花笑春风。我不禁想起了那句“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”,虽然此时此景与古人的送别不同,但那份情谊却是相通的。
到达祖坟时,我看到爷爷已经在那里了。他正细心地修剪着坟头的杂草,神情庄重而专注。我走上前去,接过爷爷手中的工具,轻声问候:“爷爷,您辛苦了。”爷爷抬头看了我一眼,眼中满是欣慰:“孝顺的孩子,清明节不忘祖,是为人的根本。”
我与小东一起清理坟墓,擦拭墓碑,然后摆放上祭品。我们跪在墓前,双手合十,心中默念着对先人的祝福与怀念。爷爷在一旁低声念着:“生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”他的话语,像是在告诉我们,生命虽逝,但对他们的记忆和尊敬永远不会消逝。
祭扫完毕,我们三人一同回家。路上,小东忽然开口:“古人云‘子欲养而亲不在’,我们能做的,就是在他们还在的时候,多一些陪伴。”他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。的确,孝顺不仅是在节日里的一次祭扫,更重要的是平日里的关心与陪伴。
回到家,爷爷拿出一本泛黄的家谱,上面记录着我们家族的历史。他指着上面的名字,对我们说:“这些都是我们的根,是我们的起点。”我望着那些名字,心中涌起一股力量,那是对家族的骄傲,也是对未来的期许。
这个清明节,我不仅完成了一次对先人的缅怀,更深刻理解了孝道的意义。生命虽有尽头,但传承却无穷无尽。我们每个人,都是家族故事中的一页,无论时光如何流转,那份对家的爱和责任,将永远铭记在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