妈妈笑了笑,眼中闪过一丝深思:“插柳于家,家有新希望;插柳于墓,魂有所依。古人云‘柳’,音同‘留’,寓意留住美好,留住记忆。而清明节,便是我们与逝去亲人的对话时刻,我们用这种方式告诉他们,我们从未忘记。”
我点了点头,虽然年纪尚小,但那些话语像是春风中的柳絮,轻轻地落在心田,生根发芽。我小心地把柳条插在了泥土中,仿佛这样就能将我们的思念传达到天际。
“看,就像这样,轻柔而坚定。”爸爸走过来,拍了拍我的肩膀,示范给我看如何将柳枝固定好。他的动作里透露出对生命的尊重与对传统的传承。
“爸爸,柳枝在春风中摇曳,是不是就像他们在向我们招手?”我抬头望着爸爸,眼里闪烁着童真的光芒。
“是的,儿子,就像你的爷爷奶奶在天堂里向我们挥手,告诉我们他们安好。”爸爸的眼中似乎也泛起了泪光,但更多的是对生命哲理的理解与接受。
那天,我们一家人不仅完成了插柳的习俗,更重要的是,我们通过这样的仪式,加深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。清明节,不单是对先人的追思,更是对现世生活的珍惜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。
回家的路上,我手里还握着那束未插完的柳条。我想,这束柳条将是我心中的一份寄托,它代表着时间的流转,生命的轮回,以及家的温暖与传承。
清明插柳,不仅是一种形式,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,一种文化的传承。在这样的日子里,我们用柳条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,让记忆与希望在春风中飘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