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日和煦,万物复苏,清明时节,雨露均沾。古时,清明不仅是祭祖踏青的日子,亦是文人骚客抒怀之良辰。今日,以清明静谧之景为引,细数古往今来,人间四月天,与自然和鸣之音。
一、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清明时节,花开如雪,柳絮轻飘,翠竹挺拔,静听风过林梢,鸟鸣山谷,宛如天籁,此情此景,正是古人所言“风送轻音,如闻天籁”。
二、烟雨朦胧,江水悠悠,古寺钟声悠扬,渡船摇曳,一叶扁舟载着归心似箭的游子,向那遥远的故乡,柳丝拂面,宛若“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”。
三、朝露初晞,晨曦微熹,花间一壶浊酒,对影成三人。清明之晨,祭扫先人,静思生命,俗语云:“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日之计在于晨”,此时此刻,岁月静好。
四、山花烂漫时,蝶舞蜂飞忙。群芳争艳,翠竹青青,踏青游人如织,笑语盈盈,此情此景,恰似“采得百花成蜜后,为谁辛苦为谁甜”。
五、古道西风瘦马,断桥残雪人稀。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。清明之寂,映衬出岁月的沉淀,古人云:“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”,道出多少离愁别绪。
六、清风徐来,水波不兴,池塘边的柳树,轻摆着她的长发,如诗如画,仿佛“一曲新词酒一杯,去年天气旧亭台”。
七、山涧泉流细无声,石上苔痕绿更浓。翠竹掩映小径,花香袭人,宛若“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”。
八、古木参天,翠影摇曳,山间云雾缭绕,如梦如幻,仿佛置身仙境,此情此景,正是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”。
九、夜幕降临,星光闪烁,静谧的夜空,如织的繁星,仿佛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,清明之夜,心归何处。
十、月明星稀,夜风微凉,湖畔琴声悠扬,幽兰独放,花香袭人,如诗如梦,“此曲只应天上有,人间能得几回闻”。
十一、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但见远处青山隐隐,近水含烟,此情此景,引人深思,是为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”。
清明之日,幽兰静语,世间万象,皆在静谧中徐徐展开。人生若寄,聚散无常,清明之思,是对生命最深刻的体悟与礼赞。是故,借清明之韵,寄哀思之情,静听岁月无声,感慨时光荏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