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节,又称踏青节,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,也是我们家族祭祖扫墓的日子。每逢此时,我都会跟随爷爷奶奶,一同前往乡下,去那个被称为“祖籍”的地方。今年的清明节,我与两位老人之间的对话,让我对这个节日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。
记得那天,天刚蒙蒙亮,爷爷便把我从温暖的被窝里唤醒。我揉着惺忪的睡眼,跟随着爷爷的脚步,踏上了通往祖坟的山路。山路蜿蜒,两旁的草木郁郁葱葱,偶尔几声鸟鸣,显得格外清脆。
“孩子,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来扫墓吗?”爷爷忽然停下脚步,转头望向我。
我愣了愣,随即摇头。爷爷微微一笑,语重心长地说:“古人云,‘饮水思源,不忘本’。我们的祖辈是这片土地的开拓者,是他们的辛勤汗水浇灌了这片沃土,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安宁生活。”
我点了点头,心里涌起一股敬意。我们继续前行,一路沉默。到了祖坟前,爷爷和奶奶开始清理杂草,整理坟头。我在一旁帮忙,虽然动作笨拙,但也是尽心尽力。
“看这满山的绿意,古人云‘绿树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’,正是如此景象。”奶奶一边拾掇一边对我说。
我抬头望去,果然满眼苍翠,生机盎然。我突然间明白了些什么,这些古老的诗词,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,它们承载着对自然和先人的敬畏之情。
“爷爷,我们能在这里种棵树吗?”我突然提议。
爷爷和奶奶相视一笑,都点了点头。于是,我们在祖坟旁种下了一棵小树苗。爷爷边种边说:“这叫做‘植树祭祖’,既寄托了我们对先人的怀念,也期望这棵树能像我们家族一样,代代相传,生生不息。”
种完树后,我们三人围坐在树旁,奶奶从篮子里拿出了一些果品和茶水,我们开始祭拜。爷爷神情严肃,口中念念有词,我虽听不清具体内容,但能感受到他内心的庄重与虔诚。
“看这清明时节的雨,古人说‘清明时节雨纷纷’,这雨,就是天上的泪水啊。”奶奶眼中似乎也泛起了泪光。
我抬头望向天空,细雨如丝,轻轻地飘落下来,像是在为祖先们哀悼。我不禁也想起了那些早已离我而去的亲人,心中涌现出一股淡淡的哀愁。
祭拜完毕,我们并没有立即离开,而是在树旁坐了很久。爷爷开始讲述起了家族的历史,那些关于祖先的故事。我聆听着,仿佛穿越了时空,看到了那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作的先人们。
“爷爷,我将来也要像您一样,记住我们家族的历史,不忘记我们的根。”我认真地对爷爷说。
爷爷笑着摸摸我的头:“孩子,记住,‘家和万事兴’,只有不忘本,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。”
那天,我们在山上待了许久,直到夕阳西下,我们才缓缓下山。清明节的这次经历,让我对这个传统节日有了新的认识。它不仅仅是对先人的缅怀,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,对家族情感的传承。我明白了,无论将来走多远,都不能忘记我们从哪里来,又将到哪里去。
在回城的路上,我望着窗外渐行渐远的山丘,心里默默许下了一个愿望:未来的日子里,我定会像今天种下的那棵树一样,扎根于这片土地,茁壮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