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我撑着伞,独自一人踏上了通往祖坟的小路。清明节,这个中华民族纪念先人的日子,对我来说,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。
雨丝如线,连着天与地,也连着我对已故爷爷的记忆。爷爷生前最爱吟诵杜甫的《春望》,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”,他总说,无论世事如何变迁,自然的规律不会改变。今日,我带着他的教诲,带着一颗缅怀的心,走在满是新绿的路上。
我远远地就看到了墓地前已有人影,是多年不见的发小。他手捧着一束菊花,静静伫立在雨中。我们相视一笑,无言中似乎已经交换了千言万语。古人云:“死者已矣,生者如斯。”我们无需多言,心中那份对长辈的思念是如此的相通。
我们一同清理了墓碑周围的杂草,细心地摆放上爷爷生前喜欢的菊花。花瓣上挂着晶莹的雨珠,宛如他生前慈祥的眼神。我轻声吟道:“清明时节雨,纷纷路上人。”他接着说:“魂断肠中结,泪湿衣襟湿。”这是一种默契,也是一种传承。
墓前,我点燃了香烛,烟雾缭绕间,我仿佛看到了爷爷安详的面容。发小忽然开口:“记得爷爷总爱说,‘种树者必培其根,种德者必养其心’,他希望我们能够饮水思源。”是啊,爷爷的言传身教,如同春天的细雨,滋润了我们的心田。
雨渐渐停了,天边露出了一抹彩虹。我们并肩走出了墓地,一路沉默,却心照不宣。清明节不仅仅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,更是让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懂得珍惜。生命如这春日的嫩芽,虽然脆弱,却充满了生机与希望。
墓地的花儿在雨后显得更加鲜艳,正如我们的心,在对亲人的怀念中更加坚强。我抬头望向天空,那抹彩虹犹如爷爷的笑容,温暖而遥远。我知道,不论未来路有多长,爷爷的教诲和对他的记忆,都将如影随形,伴我前行。
清明,是一个终点,也是一个起点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我们缅怀过去,更要展望未来,让生命之树,因为记忆的滋养而更加繁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