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这句古诗道尽了清明时节的凄凉与哀愁。今年的清明,我和好友东子一同踏上了回乡祭祖的旅程。一路上,细雨如丝,轻轻拍打着车窗,我们的心情也像这细雨,复杂而深沉。
东子是个沉默寡言的人,但今天他似乎有很多话要说。车窗外,田野间的油菜花金黄一片,就像是一块块金黄色的地毯铺展开来。东子打破了沉默:“你看这油菜花,多像家乡那片田野上的颜色啊。”我点了点头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,那是对家乡的思念。
我们的家乡坐落在一个小山村里,那里山清水秀,民风淳朴。祖辈们世代在那里耕作,留下了无数动人的故事。东子忽然问:“你说,我们是不是应该记住那些过去的故事?”我沉思片刻,回答说:“当然,那些故事是我们的根,是我们的魂。”
到了村庄,我们先去了祖坟。在那里,我们遇到了村里的老人,他的名字叫老陈。老陈的眼睛里仿佛藏着无数往事,他告诉我们:“你们这些年轻人,要记得常回家看看,老人、老屋、老坟,这些都是不能丢的。”我听着,心中涌起了一股敬意,老人的话语就像是一把钥匙,打开了我对家乡记忆的宝库。
祭祖之后,东子提议去山上走走。山上的景色依旧如故,清新的空气,满眼的绿意,让人心旷神怡。东子忽然感慨地说:“古人云,‘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’,我们这山虽然不高,但对我们来说,却是最神圣的地方。”我笑了笑,回应道:“是啊,这里有着我们的童年,有着我们共同的记忆。”
我们在山上的一棵老树下坐了下来,老树见证了我们的成长。我望着远处,说:“时间就像这流水,一去不复返,但我们的记忆却可以像这老树一样,年年岁岁都在这里生长。”东子点点头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。
随着天色渐晚,我们下山回到了村子里。村里的人们已经开始准备晚饭,炊烟袅袅升起,勾起了我们的食欲。老陈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家吃饭,我们欣然接受。饭桌上,老陈和我们谈起了过去的故事,那些关于村里英雄的传说,那些关于家族荣耀的记忆。
夜幕降临,我们告别了老陈,踏上了归途。车窗外,夜色如墨,只有偶尔的灯光在黑暗中闪烁。东子望着窗外,轻声说:“我们虽然离开了家乡,但我们的心永远在这里。”我拍了拍他的肩膀,心中充满了感动。是的,无论我们走到哪里,家乡永远是我们最深的牵挂。
这一路的清明,不仅仅是对逝去亲人的缅怀,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,对家乡情感的重温。清明,一个时节,一段旅程,一场心灵的洗礼,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,感恩过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