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阳节前夕,街上已是粽子飘香,彩线缠绕,热闹非凡。小明迫不及待地拉着爷爷的手,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,两人的身影在斑驳的阳光下,拉出一段长长的回忆。
爷爷的话语如同夏风中的细柳,温润而悠长:“孩子,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?”小明的眼睛闪着好奇的光芒,摇了摇头。爷爷便开始了他的讲述。
“古人云,五月为恶月。古时人们为了驱邪避疫,便有了端午节。屈原投江,人们划龙舟,投粽子,希望鱼儿吃粽子,不要伤害到这位忠臣。”爷爷的语气里带着些许敬仰和沧桑。
小明听着,心里仿佛被某种力量触动,他忽然问:“那我们今天也去划龙舟吗?”爷爷笑了笑,眼里满是宠溺:“当然,这是我们家的传统,也是对先人的缅怀。”
第二天,阳光明媚,湖面上波光粼粼。小明和爷爷穿戴整齐,加入了村里的龙舟队伍。龙舟上,划手们齐心协力,水花四溅。爷爷坐在舟尾,沉稳地掌舵,口中唱着古老的龙舟歌:“嘿咻嘿咻,龙舟快如箭。”
小明努力划桨,虽然动作生疏,但他不愿落后。旁边的小伙伴小华打趣道:“你的动作像是在和水里的鱼儿比赛钓鱼呢!”小明听了,也不甘示弱地回击:“咱们这不是在赛龙舟嘛,我这是‘龙舟钓’!”两人相视一笑,水花和笑声交织在一起。
龙舟赛结束后,爷爷带着小明来到一棵大榕树下。那里,一群老人正围坐一起,讲述着端午的习俗。爷爷拉着小明坐下,耳濡目染中,小明感到自己正与历史对话,与文化相融。
日落时分,小明和爷爷手捧着各自包的粽子,坐在家门口的小凳子上,看着天空渐渐染上橘红色。爷爷轻声吟诵着: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”小明虽不懂诗中的深意,却也能感受到那份沉淀千年的温情和牵挂。
小明望着爷爷,突然开口:“爷爷,明年我还想和你一起过端午。”爷爷点了点头,眼中闪烁着光芒:“只要你愿意,爷爷年年都陪你,传承这份文化和亲情。”
端午节,不仅仅是一个节日,它是家的温暖,是历史的记忆,是文化的传承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小明与爷爷的故事,就像那条穿梭在水面上的龙舟,承载着过去的智慧,驶向未来的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