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维五月,序属初夏,草木葱茏,屈子之节,倏忽将至。千年流转,端午佳节,龙舟竞渡,粽香飘溢。今人追忆古人,端午佳节,不仅是一场习俗的传承,更是对屈原精神的缅怀与颂扬。此篇,便以端午为引,借古风之笔,抒发对这一传统节日的唯美情怀。
一、
江畔何人初见月,江月何年初照人。五月榴花红似火,端午将至,粽叶飘香,吾辈思绪随风起,遥想屈原投江之日,泪湿青衫。
二、
龙舟竞渡,鼓声阵阵,水波不兴,心潮澎湃。古时英雄,今时佳节,粽叶包裹的不仅是糯米,更是对先贤的敬仰与怀念。
三、
艾叶高悬门前,驱邪避疫,护佑安康。家家户户,端午之习俗,千年未改,一缕艾香,传承着对美好生活的祈愿。
四、
“五月五日天晴明”,古人云: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,而端午之情,却浓如酒,亲朋好友间,以酒相邀,以粽相赠,情意绵绵。
五、
“彩线轻缠红玉臂”,孩子们腕间缠绕的五彩线,寓意长命百岁,童颜如花,笑颜如画,端午时节,欢声笑语盈门庭。
六、
“碧艾香蒲处处忙”,妇女们手巧心细,制作精美的香囊,内藏香草,随身佩带,不仅添香增色,亦有驱邪保安康之效。
七、
“屈原沉江千古恨”,屈子投江,忠魂未泯,端午之时,人们以诗文纪念,以龙舟竞渡寄托哀思,传承着千古不变的爱怀。
八、
“粽香飘过十里街”,街市之上,粽子摊贩林立,香甜软糯,人来人往,熙熙攘攘,端午佳节,人间烟火气,最抚凡人心。
九、
“龙舟破水声声响”,龙舟如箭,水花四溅,划手们齐心协力,奋力向前,端午之赛,不仅是体力的较量,更是心志的展现。
十、
“屈原何日更重来”,文人墨客,挥毫泼墨,以诗咏志,以字传情,端午时节,屈原精神,代代相传,永不消逝。
十一、
“五月榴花照眼明”,榴花如火,端午之时,花与节日相映成辉,寓意生活红红火火,如石榴籽般紧密团结。
十二、
“粽叶飘香迎佳节”,粽子香甜,家家户户,团圆美满,端午佳节,不仅是对传统的缅怀,更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。
结语:
端午佳节,千年古韵,屈原精神,永存心间。粽子飘香,龙舟竞渡,艾叶招福,香囊添瑞,端午之美,如诗如画,愿每一份传统都能被铭记,每一个故事都能被传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