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佳节,粽香四溢,家家户户以龙舟竞渡之俗,缅怀先贤屈原之节。古往今来,文人墨客多以此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,抑或寄托对时光流逝的感叹。今日,吾辈亦当承古韵,以短句之美,吟咏端午之思。
一、江畔何人初见月,江月何年初照人,端午时节,月色清浅,恰似屈子投江时水波不兴,皓月当空,照亮了那片孤寂的江面。
二、古人云:“饮湖上初晴后雨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”端午之雨,如诗如画,滋润着每一寸土地,也滋润着人们心中那份对忠义的追忆。
三、“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簪绿云鬟。”端午佳节,女子们佩戴香囊,手系五色线,祈求平安,亦是传承千年的风俗。
四、龙舟竞渡,鼓声震天,万民观赛,皆以呐喊助威,赛者挥桨如飞,宛若龙腾水面,展现了端午节的豪情与激情。
五、“屈平辞赋悬日月,楚客辞家去不归。”端午祭屈原,赋诗吟唱,以此纪念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。
六、粽香飘逸,竹筒倒酒,遥祭英灵,愿其在天之灵得以安息,亦愿生者继续传承屈原的忠魂。
七、“五月五日天晴明,杨花落尽子规啼。”端午节的阳光下,杨柳依依,子规鸟的啼声似在诉说着古人的哀思。
八、家家户户门前艾草绿,粽叶飘香,既驱邪避秽,亦是端午时令的标志,家家户户期盼一年安康。
九、“采得百花成蜜后,为谁辛苦为谁甜。”端午之蜜粽,甜而不腻,恰似人们的辛勤劳作,为的是家人的团聚与幸福。
十、屈原哀民生之多艰,忧国之将倾,其高洁之志,犹如端午时节的艾草,虽历风雨,依旧挺立。
十一、端午情深,意长,草木知春不久归,百般红紫斗芳菲。人们在这一天,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传统的尊重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
十二、时光荏苒,端午依旧,每至此时,便想起那句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屈原的精神,犹在我们心中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。
端午之节,粽子飘香,赛龙舟,佩戴香囊,寄哀思于江水,吾等当以诗意之笔,传承千古文脉,以唯美短句,述说端午之情怀。